在长沙,不论是逛街、出行、上下班还是聚会,随处可见手捧茶饮的年轻人。近日,记者在星沙吾悦广场四楼的尚木兰亭,发现该店因为颜值高、口味好而受到年轻人的追捧,有人甚至不惜排队半个小时。令人惊奇的是,这家店的合伙人却是一位从传统行业转型过来的80后高管——王双。
80后小伙爱折腾
放弃高薪高管职位选择创业
平头、圆脸,看上去壮实、敦厚,这是记者见到王双的第一印象。出生于1983年的王双是长沙县人,1998年就读于一所中专学校的会计专业,毕业后入职一家大型商场。从理货员、采购、门店运营到大区域经理再到店长,王双一步步走得很踏实,二十出头的年纪,就管理着七八百号人的团队,成为同学们羡慕的青年才俊。
但王双骨子里一直不安于现状,有了一定积蓄后,他于2005年前往湘潭创业,从事某食品类代理。因年轻没有风险防范意识,这次短暂的创业尝试让他背负了20余万的债务。为了还账,2006年王双前往上海做销售,一年的时间还清所有债务。
2007年,王双回到长沙,入职一家光电行业的企业,仍然从基层岗位做起。11年的时间里协助企业从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成长为“光电湘军”的领跑者,同样,自己也担任了公司副总经理。2018年,就在前程一片光明之时,王双却作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举动——放弃高薪高管职位,再次选择自主创业。
“我是一个喜欢自由、爱折腾的人,与安逸的生活相比,我更愿意去尝试挑战。”回想起来,王双的每一个阶段,都在激情中追求学习新的事物。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出于对喝茶的热爱,辞职后的王双与自己的校友刘婷合伙升级打造“尚木兰亭”新型茶饮品牌。
宣扬健康茶饮
打造传统与新潮相结合的茶文化体验馆
刘婷告诉记者,尚木兰亭茶业创立于2013年,其品牌的释义是:尚,品质高尚、美丽时尚。木,语出陆羽《茶经》:“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”。兰亭,中国书法圣地,文人骚客相聚品茗之地,意喻团聚、友谊和文化。王双的加入,让这个品牌在以前传统的经营上,向年轻化、时尚化、健康化、集约化、品牌化的新茶饮方向发展。
在王双看来,中国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基础,而且也拥有数目多、范围广的消费人口。但传统茶的泡茶门槛高,对水温、出汤时机、茶具等都有所讲究。而且品茶经常被我们誉为是一种让心灵回归宁静的艺术,这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、年轻人的活泼时尚完全是相反的。
“未来终端消费主要模式将从茶叶连锁店向现代茶饮店转变,其中以‘新中式’为主的茶饮品牌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。”王双告诉记者,尚木兰亭致力打造传统茶与现代化茶饮并存的茶文化体验馆,目前已开发了20多个品种,主要是由奶茶、鲜果茶、原叶茶、冷泡茶四个类别组成。记者在一些茶谱上看到“如梦令”“陌上花”“相思蜜”“年华”等各类饮品的名字,让喝茶这件事变得诗情画意。
“一款茶饮品牌想要做大做强,最关键的就是做好产品,尚木兰亭就是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己。”王双告诉记者,尚木兰亭宣扬健康茶饮,在茶基底的原料选择上,已经舍弃了大众的碎末、茶渣,开始用上等的原叶茶进行萃取。据悉,这里的鲜果茶饮的基底不仅仅只有绿茶和乌龙茶,还开创了黑茶基底,不仅饮用方便,口感更丰富,而且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。
定义茶饮文化
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爱上中国茶
记者在店内发现,尚木兰亭在品牌VI设计上以徽派式的建筑为特色,并针对各大茶叶品种开发了许多伴手礼的文创产品,将极简、美学、文学等元素融入门店设计,以迎合年轻人对中国茶的新需求。
王双告诉记者,针对湘西的黄金茶,他们引用民国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经典作品《边城》元素,开发了“拾翠”品牌。而针对福建的白茶,则引用林薇因的诗句,打造出“四月天”的品牌……炫酷有型的小圆盒,精美时尚的设计,文化跨界的创意,喝上的不仅是好茶,还有满满的文化内涵。
“未来我们还将根据鲁迅、徐志摩等民国文学大师,继续开发小清新、文艺范、有特色的品牌,让年轻人们走进尚木兰亭能够感受到茶饮是如此好喝、好看、好玩。”王双表示,尚木兰亭正通过接触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而定义一种茶饮文化。
据悉,尚木兰亭还提供商务定制茶礼,目前已为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、山河智能、楚天科技等70余家规模企业开发过定制茶礼。
“从培养年轻人喝喜茶的习惯入手,最终覆盖所有人,从随手即得的一杯茶饮开始,或将进军上游茶产业。”王双希望,尚木兰亭以传统与新潮相结合的方式,能够吸引更多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消费者了解中国茶、热爱中国茶、消费中国茶、传播中国茶。